小孩房色彩實用技巧

搜尋

【孩童房色彩實用技巧】教你如何用色彩佈置安全又夢幻的小孩房

  設計時,不僅要考慮視覺美感,還要兼顧實用性、安全性與靈活性
從學齡前到青少年階段,根據不同的成長需求進行改造,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此外,兒童房色彩設計還需要特別注意安全與健康:選材是否環保無毒
細節關係到孩子的居住品質,不能馬虎對待

選擇孩童友善的班傑明‧摩爾 乳膠漆 3500種以上顏色,打造零甲醛、無重金屬汙染物質的空間

讓空間靈活彈性,跟著孩子因應不同階段性成長的需求來改變

⭐⭐⭐⭐⭐推薦:極致系列超耐磨乳膠漆

在規劃兒童房設計時,房間的色彩搭配 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色調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專注力,因此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與成長需求來選擇合適的色系

學齡前兒童(0-6歲) 適合 柔和明亮的色彩

如粉色、淺藍、奶油黃、薄荷綠等

營造溫馨舒適的氛圍

幫助孩子感到快樂放鬆、充滿活力

‧Chantilly Lace 蕾絲白 OC-65

‧Bunny Gray 兔子灰 2124-50

兒童房色彩設計
兒童房色彩設計

‧Nursery Hibiscus 木槿 2027-50

學齡前的孩子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世界

將大自然的綠色色彩帶入空間,配合日光調整生活作息

會是孩子日常學習的一大主軸

2歲以下的嬰兒房以嬰兒床為主

也要預留爬行與學步空間

滿足孩子的探索的需求

奶油白+太陽黃

營造溫馨活力的明亮感

‧Savannah Green 非洲草原黃 2150-30

兒童房色彩設計

 

‧Pinelands 松林泥炭地 446

 

與木頭材質互相襯托的莫蘭迪色系

能讓空間增加活潑感

 

使用不同色系、材質的家具

讓孩子從小感官接觸不一樣的素材質地

增進大腦認識世界的各種型態

 

 

  

‧Lavender Ice 薰衣草冰 2069-60

‧White Dove 白鴿 OC-17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將色彩放在天花板上

每天睜開眼的心情就能直接被夢幻愉悅的色彩影響

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兒童房色彩設計

 

當孩子進入學齡期,學習需求增加,兒童房的功能應該從「生活玩樂」逐步增加「學習與收納」

這時要確保空間能夠彈性改變,適應孩子的不同個性的成長需求

 

 

 

 

學齡後兒童(7歲起) 適合 飽和鮮明的色彩

依據孩子的個性與喜好運用空間色彩

利用色彩區隔設計收納區

能讓大腦建構色彩區塊與圖像感受記憶

 

‧Cotton Balls 棉球白 2145-70

‧Clearspring Green 藻綠 HC-128

 

兒童房色彩設計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擁有自我與隱私權

有自己洞穴一般的個人空間是成長不可或缺的階段

平均分配孩子們的空間很重要,明確劃分各自的區域

Benjamin Moore擁有3500種不同的顏色

不妨讓孩子自己決定喜好的空間色彩模樣

搭配床單、抱枕的顏色,便能創造出理想的小天地

 

‧Buxton Blue 巴克斯頓藍 HC-149

‧Blue Danube 藍色多瑙河 2062-30

 

 

 

 

可以根據孩子的個性,選擇更具個性的顏色

像是橙色能提升創造力與活力

將收納櫃的色彩利用塗刷乳膠漆改變空間氛圍

搭配地毯、織物抱枕、玩偶等等

就能讓孩童的空間更加鮮明

 

‧Raspberry Blush 覆盆子紅 2008-30

‧Paper White 紙白 OC-55

兒童房色彩設計

當孩子漸漸成長,色彩也能隨著學習需求做更替

較穩重的深藍/灰色系能更加安定心情

當回到臥房休息、學習時

更能感到安心與平靜,只要在擺飾、床單織品等等

添加較對比的亮色系

就能避免暗色牆面帶來過多的低沉感

 

‧Arctic Seal 北極海豹 CSP-15

‧Perspective 觀點 CSP-5

 

 

 


兒童房不只是孩子的睡眠空間,更是成長、學習與探索的天地

在規劃時,不僅要注重收納與機能

色彩搭配也是關鍵,能夠影響孩子的心情與專注力

 

透過靈活彈性的兒童房色彩設計,打造一個既安全、實用,又能陪伴孩子成長的夢想空間!

 

以上圖片為色彩參考,建議到全台門市索取您想要的色卡

將色卡實際帶到空間牆面上觀看

採光、環境將會是影響顏色最後呈現的最主要因素喔

 

歡迎加入班傑明摩爾 官方LINE@ 諮詢

 

Go top
Install Google Tag Manager Copy the code below and paste it onto every page of your website. 1. Paste this code as high in the of the page as possible: 2. Paste this code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ning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