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漆

搜尋

如何透過色彩將電影裡嚮往的場景搬回家

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經典電影清單或百看不厭的劇集

看了電影後,對主角的居家或是某個場景的風格愛不釋手

想在我們的家中透過簡單的方式,以電影或劇集作為設計源頭

搭配牆面色彩、抱枕、燈飾、植栽、家具擺設等軟裝物件

想體現不一樣的生活場景,該如何從色彩下手呢?

 

在決定空間使用的色彩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感官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人在進入新空間時,會優先以「視覺」主導, 隨著時間流逝,視覺的刺激會逐漸疲倦

例如:剛到新環境,會感覺周遭的事物都很新鮮,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會對周遭事物的興趣感降低。

建議以一件櫃體或一面大牆作為大面積色彩的主軸, 其他空間仍可維持溫和的色系

再利用一些配件擺飾品顏色呼應,即可讓空間視覺達到平衡。

img

大面積櫃體色彩作為視覺主角   

影集住宅玄關處經常可見於玄關牆面安排一整排鞋櫃    

並加入細緻的線板、金屬的把手等    

展現充滿古典氣質的入口場景    

不僅延展視覺景深,也經由動線轉折    

營造進入公領域後豁然開朗的感受    

 

◣牆面/ Avon Green HC-126    

            Pure White OC-64  

img

讓配件當主角,低彩度牆面就是最佳配角

也可以在空間牆面建構一整道低彩度的柔和背景

讓收藏品、書籍化為視覺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連開關、插座等細節都能仔細考究

選用屋主習慣的指撥開關,讓電影情境更加到位

 

上牆面/ Morning Dew  OC-140   ◢    

下牆面/ October Mist  1495     

img

利用色彩區隔空間   

若你想讓室內空間能快速轉換環境氛圍    

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利用粉刷油漆,讓不同空間採用不同配色    

利用色彩界定出場域空間,除了共享空間的光線    

也拓展了居住者的環境視野廣度    

例如客廳與廊道,可選取不同的配色    

為空間場域設定劃分的作用    

 

img

色彩也有安全版的上下順序

由上而下,由淺至深的色調搭配,沉穩且顯得更有層次

不會造成頭重腳輕的視覺感,讓室內整體視覺呈現穩定和諧

空間色彩表情可以依照功能不同、擺放家具機能變化

賦予場域空間一定的靈活性

 

 

                 牆面/  Wish AF-680

天花板+踢腳板/  Baby's Breath OC-62◢

 

img

屬於空間的色彩表情   

臥室最重要就是靜謐的臥眠氛圍   

希望創造以柔和溫馨、放鬆自在為主要環境分子    

粉嫩的淡粉、淺綠以及低彩度的淺灰藍都很適合    

 

 

               右牆面/ Crystalline AF-485    

◣ 左牆面+天花板/ White Heron OC-57    

 

 

img

兒童房

使用嫩彩色系、飽和色系皆可表達新生命的朝氣活力

 

牆面+天花板/ First Light2102-70◢

 

 

img

青少年空間   

適合對比色搭配,突顯其青春活力

同時可以保有空間的趣味性   

 

◣ 牆面+天花板/ Snowfall White OC-118    

               牆面/ Neon Red 2087-10    

 

img

銀髮族空間

傾向營造出舒適沉穩的氛圍為佳

 

牆面/  Metropolitan AF-690◢  

 

 

img

書房   

可以用彩度較低的色調,營造出使人專注、靜心、思想明快的空間氛圍

 

◣牆面 Silver Marlin2139-50   

 

img

衛浴空間

經典的白色,使空間看起來明亮乾淨、更寬闊

但如果整個衛浴空間都是純白色,容易落入俗套、單調

有一些比較強烈的色彩或許不敢用在其它較大的生活空間

不妨利用小衛浴間來嘗試一下這些色彩

淡色系與中性色系都能反射較多光線

創造較大的空間感,散發明亮、歡快的感覺

 

      牆面/ Grand Teton White OC-132◢

      天花板/ Floral White OC-29

 

 

 

 

每一種顏色在空間裡對於心理層面都代表著某種意義,它們可能讓你產生平靜的感覺

或帶來亢奮的情緒,使用的面積也會因為比例濃淡帶來不同的感受

Go top
Install Google Tag Manager Copy the code below and paste it onto every page of your website. 1. Paste this code as high in the of the page as possible: 2. Paste this code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ning tag: